案例警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案例警示  >  正文
案例警示
家风不正 祸患不远

时间:2021-01-13 15:20 点击量:

     “能力不行、口碑不好的,送钱就能提拔;能力突出、立功受奖的,送钱才能提拔。我把干部任用当做生财之道,想方设法让提拔重用的下属对我感恩、给我送钱,用组织赋予的权力来兑换成个人的利益……”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树忠在担任县级公安局长的18年里,靠卖官收受贿赂达数百万元,严重破坏了当地公安系统的政治生态。2020年8月,文树忠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文树忠在贪腐路上越陷越深,其妻胡冉“功不可没”。在文树忠显露贪财苗头时,胡冉不仅不将不义之财拒之门外,反而推波助澜,与丈夫一同上演贪腐“夫妻二人转”,最终由文树忠一家由“全家福”到“全家腐”,再到“全家覆”。

  文树忠的腐化堕落,与众多“家族式腐败”如出一辙,与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密切相关。家风不正,祸患不远。苏荣就在“忏悔实录”中供出,“家就是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沼;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在法庭对其妻说:“我的手铐有你的一半”……这些“贪腐夫妻店”“受贿父子兵”“腐败兄弟连” 无一不在警示干部家风败坏的灾难性后果。可以说,不良家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腐败则是不良家风的“助燃剂”,迟早会将一个家庭推进“火坑”。

  “莫用三爷,废职亡家。”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作风建设时,就引用这句古训,旨在告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问题。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见,家风建设并非一家一姓的小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社会民风向善向上的大事。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好家风要靠全家共同培育,但关键在主心骨、领头羊。因此,党员干部涵养好家风,就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唱好“主角”,做出表率。党员干部既要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担当,又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清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考验,以此形成示范效应,逐渐培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良好生态,从而避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

  党员干部涵养好家风,还要管好身边人。党员干部要当好“探照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家人、亲朋和身边工作人员照亮廉洁之路,树立清廉标杆。党员干部要多动“婆婆嘴”,要从“家属不坐公车”“小孩不看白戏”之类小处细处严格约束家人,牢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常教育、常提醒,防止“后院”被别有用心之人打开缺口。党员干部还要用好“手术刀”,大胆剔除身边人利用自身职权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的“毒疮”,做猛药治疴、刮骨疗毒、标本兼治。

  当然,各级各部门也要把家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其与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自觉营造家风传承、建设的良好氛围,以此涵养夯实“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理念,自觉养成说廉洁话、办廉洁事、做廉洁人的良好习惯,共同推进好家风入街入巷、入村入户、入脑入心。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党员干部要切记,良好的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党员干部只有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才能家和万事兴。如若不然,迟早祸起萧墙。(新田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