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精神  >  正文
学思践悟
辩论搭台,廉政唱戏——廉政文化走进南华大学辩论赛决赛

时间:2014-01-23 12:05 点击量:

   人情土壤?网络反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012530日上午10时,南华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辩论赛决赛在学校大会堂打响,季殿之战在城市建设学院和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之间进行,而文法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则对冠军展开冲击。衡阳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肖斌、市纪委副书记肖秀文、市纪委常委卜茂平,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纪委书记熊哲琰,市教育局、团市委、南华大学纪委、团委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纪委分管宣教工作的领导、宣教室主任,各县(市)区团委书记以及获评衡阳市青少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创建单位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团委书记等嘉宾出席活动。

第一场为季殿之战。西装革履的8位辩手显然有备而来,敏捷的才思、有力的论据以及出众的口才、儒雅的风范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辩论过程当中,双方辩手不断口吐莲花。论及人情与腐败的关系,正方四辩质询:“今天腐败的产生需要种子,需要阳光,需要水,而对方有人情是土壤,而我们的制度是水就不可以了么?”当正方提出人情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蛀虫时,反方一辩马上就反诘:“人情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每个人都有人情,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的话,如果要消除腐败,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要联系了咯?”双方你来我往,使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第二场冠亚争夺战的激辩更为人关注,“很精彩,看的我十分激动,尤其是在自由辩论环节,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一名观众赛后兴奋的说道。正反双方围绕“网络反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题展开激烈辩论,双方斗智斗勇,各展辩论技巧,据理相争,互不相让。开篇立论,正方一辩从从网络反腐的内涵、纪律及机制三个层面出发,提出网络给民众提供了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提升反腐效率。而反方则提出网络上的言论易情绪化,缺少理性与责任,不能保证严谨的反腐工作的开展,同时网络有一种娱乐放大效应,会将谣言信息进一步传播给广大受众,反而会影响到反腐工作的成效。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条理清晰的指出反方的错误,并再次论证了网络反腐利大于弊的观点,而反方四辩则以清晰的逻辑和巧妙的驳论赢得观众的喝彩。
最终,正方文法学院凭借高出一筹的思维和口才,摘得本届比赛的冠军。而第一场的正方城市建设学院也将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斩落马下。 
   
“如此生动的语言和方式,充分展示了我们现代大学生的风采。”评委之一的马列部主任李晓衡教授点评道,“我们南华学子在辩论这一舞台上,不仅展现了才华、演绎了精彩,更把人生的理念拓展得更远、更宽。在辩论现场,无论是那扣人心弦的针锋相对,还是雄辩风雅的睿智箐华,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信经过辩论赛的锤炼,无论是辩手还是观众,对辩题都有了一个深入和细致的认识,对廉政文化也必定有了一个长远而持久的感悟。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系列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反腐倡廉成为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 
   
据悉,学校立足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将廉政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辩论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列入常规廉政教育,被授牌为衡阳市首批青少年廉政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