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家毫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对当前全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凡是办公用房超标的,一律先就地宣布免职;公务接待一律不能饮酒,自己带的酒也不能喝;一律不准收送红包礼金,一经发现顶格处理。“三个一律”掷地有声,打破了人们侥幸的心理。
侥幸一词,见于《庄子·在宥》“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其意为:“这样做是凭借国君的地位贪求个人的侥幸。贪求侥幸而又不会丧失国家统治权力的又有多少人呢!”
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求,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诱惑,一次次的心存侥幸,一次次的放任纵容,一次次的自我麻痹。其实,已无异于在“饮鸩止渴”。心理学家认为,贪官的行动堕落,首先源于心理的堕落,而心理堕落的初始便是侥幸心理的滋生。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无从宽释的错误之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
十九大以来,中央对纠“四风”三令五申并严格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我行我素,脑袋中鬼点子很多,唯独少了纪律这根弦,玩猫腻,搞变通,自作聪明,钻孔打洞,无孔不入,致使“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真可谓是“江山依旧只是朱颜改”。在巡察中仍发现:有的把不能开支的变成可开支的项目,堂而皇之地上演 “掩耳盗铃”、“皇帝的新装”式新把戏。例如,某单位食堂显示一年吃掉8000斤茶油、6000斤米酒,某单位的票据反映一年消费3万元纸杯等匪夷所思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党性不强,法纪意识淡薄,私心作怪,侥幸心作祟。
如何有效防止侥幸?关键还靠监督。只有各级执纪监督部门的干部自觉做到铁面无私、真督严查,对“四风”扭住不放、寸步不让,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个节点坚守,管出习惯、化风成俗,才能彻底打消个别人的侥幸心理,最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总之,侥幸是产生罪恶的祸根,是步入歧途的跳板,只能使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深陷囹圄而不能自拔。侥幸违纪无异于“饮鸩止渴”,永不侥幸才能长久为官。
(株洲县委巡察办 肖红国 言健)